首页 > 代办处新闻
English
驻立陶宛大使申知非在立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期待中欧合作新的春天》
2018-03-20 20:59

  2018年3月20日,立陶宛主流媒体《立陶宛论坛报》网站刊发驻立陶宛大使申知非的署名文章《期待中欧合作新的春天》。全文如下:

  期待中欧合作新的春天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欧企业界都在期待中欧双向投资和经贸关系将会迎来新的春天。然而,欧盟中一些人在此时提出对来自中国等非欧盟国家的投资设立严格审查制度,立陶宛学者称之为“欧盟正在筑起中国墙”。这一消息恰如近日欧洲遭遇的“倒春寒”,又给即将到来的春天蒙上一层冰霜。

  那些提议严审中国对欧投资的政客认为,中国投资可能威胁到欧盟的安全和公共秩序,我只能将这种论调解读为不合时宜的思维,是将经贸关系政治化,是逆全球化潮流而动的。

  智者一定会明白限制中国投资给欧盟企业的发展带来制约。中欧经贸合作是互利双赢的。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欧盟出口年均增长1.8%,欧盟对华出口年均增长5.8%。每分钟双边贸易额超过100万美元,每周有600多个航班往返于中欧之间,每月中欧班列运行多达150列。来自欧洲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助力中国工业化进程,对华投资带来的丰厚回报也成为欧洲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广阔的市场为1.6万家欧洲在华投资企业带来了丰厚利润。在中国吸引的外商投资中,德国、法国都是名列前15的国家,截至2016年,德国和法国对华投资总量分别为281.8亿美元和157.3亿美元,从大众汽车到达能酸奶,早已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中国企业对欧投资为欧洲各国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同时也带来了中国技术创新。中欧合作是优势互补的必然结果,双方人民都从中受益。截至2016年,中国在欧盟共设立企业2700家,雇用本地员工13.37万人,中国在欧盟的投资目前主要集中在荷兰、卢森堡、英国、德国和法国等国家,其中在德国和法国的投资总额分别为78亿美元和51亿美元。中国对其他欧盟国家的投资也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中国对来自欧洲的投资从未设立不合理的限制。不知中欧双向投资中最活跃的欧盟国家对“欧盟建造中国墙”做何感想。如果这堵墙真的设立,受损最大的却是那些迫切需要外资的欧洲中小国家。的确,近年来中国在欧盟的投资有所增加,但投资领域从未涉及国家安全领域。2016年,中国在欧盟的投资37%流向制造业,16%流向批发零售业,14% 流向商业服务业。所谓“国有”背景或安全隐患,实际上是对中国企业的不了解,很多中国国企都是上市企业,经营标准与欧美跨国企业相仿,业绩公开透明。在我们看来,中欧互补互利的合作格局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合作的方式。在“欧洲投资+中国制造”合作基础上,现在又增加了“中国投资+欧洲制造”、“三方合作”等方式,“中国制造2025”分别与“德国工业4.0”、“新工业法国”、“英国制造2050”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产业发展战略实现对接,双方利益交汇点更多、相互依存度更高。

  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在立陶宛的投资实例。根据立陶宛统计局数据,截至2016年,中国在立投资只有微不足道的388万欧元,对立陶宛的产业威胁无从谈起。在立陶宛的中资企业总共50余家,为立陶宛出口、就业和税收做出积极贡献。中国企业在立陶宛投资,不仅带来资本,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例如华为公司在手机受到立陶宛民众喜爱的同时,也成为了立陶宛通讯人才向往进入的企业,华为积极分享先进技术,邀请立陶宛大学生到总部参加培训,并成为立陶宛前五十纳税大户。立陶宛的区位优势是吸引中资企业在立投资的重要原因,大多数中资企业已经成功拓展周边市场,ETI、Elgama、Scandun等公司80%的产品或服务销往其他国家,带动了立陶宛出口。立陶宛的高素质人才深受中资企业欢迎,大多数公司实行本地化管理,不少企业90%都是立陶宛雇员。此外,中国投资与立陶宛的发展战略积极对接,在立陶宛努力发展金融科技的背景下,多家中国金融科技公司已经落户维尔纽斯。立陶宛企业也在不断进行对华投资,开拓中国市场。他们从未受到来自中方的无理阻挠和限制。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相关项目的落地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受到沿线国人民的欢迎。中国和投资目的地国是经过充分的协商沟通的,也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中共十九大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的外交政策,就是要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刚刚召开的全国人大,中国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继续扩大开放,促进双向投资的目标。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不搞“霸王条款”,不占别人便宜,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中国企业来到欧洲,为的是寻求合作,寻求共赢。请欧洲不要戴‘有色眼镜’看待来自中国的投资。

  春天一定会到来,这是自然规律,是任何“寒潮”不能阻止的。我们期待中欧合作新的春天早日到来。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立陶宛共和国代办处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3829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