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办处新闻
English
中国驻立陶宛大使申知非接受北欧时报记者采访
2019-01-03 17:10

  2018年12月31日,中国驻立陶宛大使申知非接受北欧时报专访,全文如下:

  北欧时报维尔纽斯12月31日报道(记者 何儒 马洪涛)2018年12月31日,新年钟声即将敲响,在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中国驻立陶宛大使馆依然灯火通明,驻立使馆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完成一项项外事工作。

  中国驻立陶宛大使申知非在百忙中接受了北欧时报记者采访,就中立关系、文化、经贸合作、中欧媒体合作、为侨服务、涉藏问题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以下是采访实录:

  感谢申大使接受我们采访,首先祝您和使馆所有工作人员新年快乐!您是一位资深外交官,有丰富的外交工作经验。想请教您几个问题,谢谢!

  北欧时报问:最近您全程陪同立陶宛总统格里包斯凯特访问中国。此访取得丰硕成果,总统与习主席进行了十分成功的会谈,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首届进博会向世界发出致力于对外开放和全球贸易的强烈讯息。我们注意到立陶宛作为波罗的海重要国家,非常积极与中国保持贸易合作,您觉得她传递此话有哪些重要性呢?

  申大使答:首先借助《北欧时报》平台,向旅居欧洲的全体华人华侨及在欧洲工作的所有同胞致以新年的问候和最良好的祝愿!

  立陶宛总统上月初赴上海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两国关系中的一件大事。两国元首的会谈为中立两国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稳步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指明了双边关系未来发展的方向。

  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对外开放。习主席说中国的大门永远不会关,只会越开越大。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贸易自由开放是不可逆转的。中国主张不断完善世界贸易体系和规则,不断扩大世界贸易。在这一问题上,立陶宛总统和我们的政策主张是完全一致的。

  立陶宛区位优势突出,位于欧盟和独联体甚至和东方的交汇之处,基础设施良好,也是亚洲国家进入欧盟的一个便捷通道和桥头堡。立陶宛也是“一带一路”重要的沿线国家,我们非常看重它的区位优势和地理位置,所以我们也非常希望立陶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地参与“一带一路”共建。

  立陶宛把自己的经济发展定位在四大支柱之上:物流、生命科学、激光工业、金融科技。中立在以上领域开展研发合作符合两国利益,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特别是在金融科技引领电子商务、搭建新商务平台方面,中国有很多优势和经验,应成为双边合作的优先发展方向,希望双方能够在这些领域共同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形成两国经贸合作新的亮点。

  格里包斯凯特总统高度评价中国的进口博览会,认为这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促进世界贸易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意义,产生积极影响,立陶宛各界对此也给予高度评价。立陶宛是欧盟成员国,立陶宛总统积极倡导自由贸易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欧盟领导人的共同意志和意愿。习主席和格里包斯凯特总统在谈话中也都强调要加快中欧投资协定的谈判进程。我们真诚地希望立陶宛在欧盟内发挥影响力,促进中欧投资协定早日达成,推动中欧自贸协定商谈早日启动,为扩大双向投资和贸易提供更好的制度性保障和安排,使中欧双向投资和贸易在一个更加健康稳定的轨道上发展。

  北欧时报问:中立两国虽然建交时间不长,但高层互访不断,民间交往也很频繁,您能介绍一下中立关系有哪些可圈可点的地方?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媒体合作信息互通?

  申大使答:立陶宛国家不大,国际知名度也并不是很高,中国老百姓对立陶宛的了解可能十分有限。我注意到,立陶宛普通民众对中国的关注度日益增长,渴望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和发展现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希望中欧、中立媒体加强合作,更多地做一些双向宣传。

  2019年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们要用好这个时间节点,和立陶宛当地的华人社团以及社会各界合作举行系列重大庆祝活动,同时也是文化交流活动。2019年世界篮球锦标赛将在中国举办。立陶宛是一个篮球强国,相信此次在中国将有上乘表现。希望通过这项体育赛事,让中国人民也能更多地认识和了解立陶宛。

  两国人民有着传统的交往友好关系。当年在修筑中国东北铁路时,立陶宛有很多工程技术人员在华工作,据说最多的时候,曾有5万之众立陶宛人生活在哈尔滨,在中国广受欢迎的“哈尔滨红肠”就是源自立陶宛的制作工艺。这也是两国友好交往历史的一个佐证。

  立陶宛人有非常高的音乐素养,这几年立陶宛的芭蕾舞、交响乐等艺术团组频繁地到中国访问演出并参加各类艺术节,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我们希望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两国文化交流不断拓展,也欢迎更多的中国艺术团体来立陶宛演出,把优秀的中国文化展现给立陶宛人。

  北欧时报问:您最近出席立陶宛华侨华人联合会第三次会员大会,在侨学商界反映强烈,您对华人华侨、学生学者在新时代有哪些寄语?

  申大使答:立陶宛的华人总数不多,但可以说他们比较好地融入了当地社会,在立陶宛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社会能见度不断提升。华人华侨被立陶宛人誉为最优秀的外国侨团,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风俗,也为了立陶宛的发展做出了自身贡献。

  立陶宛的华侨华人联合会历史不长,成立不到三年时间,但我们的侨团还是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活跃,越来越壮大。希望他们与欧洲的华人团体开展更多交流。我馆为我们这些杰出的侨民感到骄傲,将为在立侨民提供更好的领事服务和保护。

  北欧时报问:“一带一路,文明互鉴”在立陶宛引起不少关注,值得一提的一件文化盛事是当地主流和华人社团每年联合组织的龙舟大赛,当地非常热衷参与中国文化活动。在文化交流方面,您认为目前的合作空间有哪些?中立文化旅游合作有哪些互补性?

  申大使答:龙舟运动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话题。立陶宛有一个龙舟协会,活跃度还不是很高,由民间一些龙舟爱好者自发组织。华人华侨目前还没有经常性地参与当地的龙舟活动。龙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我们也希望能够促进双方共同开展龙舟活动。 龙舟协会除了当地侨团的参与外,我们非常希望能够帮助立陶宛的龙舟协会与国内的高水平龙舟协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特别是得到中国更高水准的专业训练指导以及器材支持。我们也希望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立陶宛能够举办龙舟比赛,邀请国内和周边国家的龙舟队参加,举办高水平的地区性龙舟比赛。

  谈到旅游的吸引力,立陶宛是著名的琥珀之乡,盛产琥珀,而且加工工艺精湛。中国人喜欢购买或者收藏琥珀制品,我希望这些特色产品能够成为促进中国游客来立陶宛旅游的新增长点。

  北欧时报问:生活在立陶宛的藏族青年在这里积极发挥促进双方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还为我们义务撰稿,最近西藏高层代表团访问立陶宛,您觉得涉藏方面需要加强哪些交流和合作?

  申大使答:在立陶宛,个别人仍然对所谓“西藏问题”存在一些误解,或者是不了解。我们也通过当地媒体发表了一些专题文章,向当地人介绍西藏历史的是非曲直,介绍西藏发展的巨大成就,澄清当地人对西藏的历史和现状的错误认识,特别是让当地人认清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本质。

  达赖今年6月份的窜访,对两国关系确实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但立陶宛没有任何在位领导人和他会面。这也表明了立陶宛的外交政策和“一个中国”立场,表明立陶宛尊重中国的主权和核心利益。

  不久前全国人大西藏代表团访问立陶宛,和当地的议员、政府官员和学者进行了很好的交流,进一步向他们宣传西藏的发展历史,特别是所谓“西藏问题”的由来。我们希望当地人能够充分认识涉藏问题的敏感性和重要性,避免两国关系受到干扰。我们也有计划地邀请当地官员、学者到西藏或者藏区访问,亲自去看一看,走一走,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西藏以及我们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藏族同胞能和我们其他华人一样走出国门,来到立陶宛生活发展并进入主流社会,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例,证明了西藏的开放和社会进步,而不是像某些西方媒体的歪曲报道的那样。希望更多立陶宛人不要再受达赖集团的欺骗和蛊惑,切实尊重中国的国家统一、领土完整。

  所谓“西藏问题”,不会也不应该成为中立关系发展的障碍,而且我完全相信所谓亲达赖分子不代表立陶宛的主流民意,更不能代表立官方立场。中立友好合作发展的大局,绝不会被这些杂音所干扰。

  北欧时报问:虽然履任不久,您对立陶宛肯定有不少印象,能谈谈感受吗?

  申大使答:我大学毕业以后就到外交部工作,曾经在非洲国家常驻,后来离开了外交系统,但也一直从事涉外工作。我们这代人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成长起来的。改革开放初期,我有机会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大学毕业以后又赶上国家发展的伟大时代。有机会参与外交工作,为国家发展、增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与合作作一些贡献,是我们外交人员的荣幸,也是我们的光荣使命。

  来到立陶宛,我就要全身心地投入中立关系发展。做好驻在国的工作,要把这个国家真正当作自己情感的一部分。我们要立足本职、做好工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为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目标作出贡献。我们对此充满信心,而且干劲十足。我们深知,任何成果都不能坐等而来,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40年来,中国外交取得的巨大进步,也是我们历代外交人员努力干出来的。中立关系要想取得新的进展、新的突破、新的成绩,要靠我们驻立使馆工作人员不断开拓创新,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努力工作才能实现。

  中国已成为具有巨大国际影响力的大国,中国外交也充满活力。这都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最有利条件。有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伟大祖国和人民的坚强后盾,有中国发展的巨大支撑,外交人员一线工作才更加有信心。我们更加坚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引,我们工作更有底气,方向更明确。

  我们外交官代表的是伟大的中国,代表伟大的中国人民,当然我们也有酸甜苦辣,也有很多艰辛,希望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我们将不辱使命,努力做到让人民满意,让党中央放心。谢谢!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立陶宛共和国代办处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3829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