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办处新闻
English
合作抗击疫情,共谋灾后发展
2020-05-20 21:18

  5月20日,立陶宛主流媒体《观察者报》刊出题为《合作抗击疫情,共谋灾后发展》的申知非大使专访文章,内容如下:

  [编者按]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显著成效,经济正在加速恢复中。在抗击疫情的艰难时刻,中国向包括立陶宛在内的世界多国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立陶宛人民不应该忘记中国的慷慨援助,我们应当真诚地向中国致以谢意。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蔓延肆虐,中国抗击疫情的经验做法对立陶宛人民是有益的。

  1、中国成功抗击疫情对全球各国起到了示范作用。能否介绍中国是如何战胜疫情的?

  新冠肺炎暴发后,在习近平主席坚强领导和亲自指挥下,中国政府迅速作出部署,坚持公开、透明的态度,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基本控制住疫情,在有序复工复产中防控疫情反弹,切断了疫情在本土的传播,阻遏了病毒在国际上的扩散,为全球疫情防控积累了有益经验。这一成绩背后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战、齐心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1)我们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要求和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原则。

  (2)我们充分发挥社区动员能力,实行网格化、地毯式管理,责任到人,联系到户,实行人员分类管理。根据居民近期旅行史或居住史、目前健康状况、病例密切接触史等判断其传播疾病风险,将居民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人员,采取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3)我们充分运用科技手段,通过手机APP、人工智能、无人机和机器人等技术防控疫情。如在全国多地推广使用的个人健康码、快速精准识别新冠肺炎患者的人工智能诊断系统、检测体温的热成像系统等,为科学精准防控提供了“最有力武器”。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抗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中国绝无意将自己的抗疫模式在欧洲和世界“复制”,但愿意积极分享有益经验、共享资源、协调政策,与各国同舟共济、相互支持,直至在全球范围内赢得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

  面对此次疫情,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公共卫生事业和应急管理都暴露出一些短板,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也存在明显“赤字”。我们认为,各国政府应承担首要责任,加强本国重大传染病防治,加大财政投入和支持,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准备,改善卫生服务和医疗资源均衡性,健全自身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中国支持在全球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全面评估全球应对疫情工作,由世卫组织主导,坚持客观公正原则,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完善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

  2、据了解,中国科学家已率先启动特效药和疫苗研发,您能否介绍有关进展?

  目前为止,治疗新冠肺炎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中国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将医护手段关口前移,应用中西医结合。中国卫健委的数据显示,中医药治疗总有效率在90%以上,轻症治疗和恢复期治疗中医药早期介入,重症、危重症实行中西医结合,有效缓解病情发展。

  同时,中国加紧推进疫苗研发,同步开展五类疫苗研发。世界卫生组织(WHO)网站显示,目前全球共有102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疫苗正在开发,8款已获准进行临床试验,包括中国研发的4款新冠病毒疫苗。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中国贡献。

  3、中国经济正在恢复活力。中国政府在恢复经济和产业升级方面有哪些具体规划和措施?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宏观经济乃至各行各业都造成了影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受冲击最大。据最新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6.8%。

  中国政府采取的主要应对举措包括:

  (1) 出台系列财政货币政策加强宏观调节。安排疫情防控专项资金、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和再贷款再贴现等定向工具,财政货币政策所涉金额约合3200亿欧元。下阶段,中国政府还将通过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稳定出口等一系列宏观政策,实现稳增长的目标。

  (2) 围绕推进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强化政策有效供给。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财政、金融和税费政策支持。

  (3)加快恢复和稳定就业。最大限度用好减税降费、金融支持、援企稳岗等政策,努力把疫情对就业的影响降到最低。大力支持“互联网+”、平台经济等发展,为就业创业、灵活就业提供更多机会,实现稳就业的目标。

  中国政府精准有力、及时推出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效果正在显现。目前,中国复工复产正逐步达到正常水平,企业困难得到一定缓解,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截至2020年4月25日,全国采购经理调查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复工率为98.5%,其中制造业为99.7%。

  我相信,中国经济的快速恢复与发展,会对疫情后世界经济的复苏做出积极的贡献,也会为中立务实合作带来新的机遇。

  4、中国向世界多国积极提供抗疫援助的义举有目共睹,包括向立陶宛援助了急需的防护物资。将来这类援助还会继续吗?

  新冠肺炎病毒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在自身经历了疫情肆虐后,中国对各国人民当前的困难感同身受。出于人道主义精神,我们真诚、友好地向立陶宛等欧洲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提供援助、协助采购医疗设备和防护物资,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没有意识形态考量。中国将继续与立陶宛密切开展抗疫合作,向立提供必要的物资援助和采购协助。如近期,中国商会和中资企业还将向立陶宛卫生部捐赠2000副医用护目镜、10万双一次性医用手套。其他渠道的援助也在进行中。

  未来两年,中国承诺将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抗疫斗争以及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同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努力确保抗疫物资供应链,并建立运输和清关绿色通道。中国将会一如既往奉行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不懈努力和贡献。

  5、存在哪些影响中立关系与经贸合作的负面因素?

  近年来中立关系发展总体顺利,务实合作不断深化。我们认为,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相互尊重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是中立双边关系发展的基础。中国充分尊重立陶宛政府和人民珍视的独立自主,也衷心希望立各界能够同样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为中立关系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6、疫情暴发前,立陶宛企业家正积极拓展对华经贸合作。请问疫后中立经贸关系与合作走势如何?

  近年来,中国与立陶宛等中东欧国家不断扩大市场相互开放,简化海关手续,为中东欧国家产品输华提供绿色通道,加强中欧陆海快线便利化合作,促进跨境物流提速。立陶宛小麦、牛肉、奶制品等优质产品获得输华许可,并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中立经贸合作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不会因为疫情而改变。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中立双边贸易未受到较大影响。立陶宛对华出口同比增长29.8%,进口基本持平。

  更让我们鼓舞的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欧经贸往来受到不利影响的艰难时刻,首趟从中国西部城市重庆发车的中欧班列“中国邮政号”专列于4月12日顺利抵达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从中国东部的义乌、南部的东莞发出的邮政专列也将于近日抵达维尔纽斯。“中国邮政号”专列逆势启动,以最便捷、最经济的方式运送欧洲急需的防疫物资等货物,在中欧之间打通了一条新的供给线。专列的开通将有助于立陶宛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打造东欧物流中心,为立陶宛的跨境电子商务等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为中立、中欧经贸合作不断深化注入新动力。

  7、不少立陶宛人对中国历史和台湾问题的由来不甚了解。近日,个别立陶宛议员支持台湾加入世卫组织。请您谈谈看法。

  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核心利益和中国人民民族感情,不容任何外来干涉。我们反对中国的建交国同台湾地区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如果在涉台问题上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必将动摇双边关系的根基。

  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织,包括世卫组织活动,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这也是联合国大会和世卫大会决议确认的根本原则。台湾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导致台湾地区参加世卫大会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部分立陶宛政客为台湾参与世卫大会说项,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是注定要失败的。

  需要强调的是,根本不存在台不参加世卫大会将导致“国家防疫体系缺口”的问题。在《国际卫生条例》框架下,台湾地区同世卫组织和各国信息交流、参与全球卫生事务和世卫组织技术活动的渠道是畅通,机制是完善的,不存在任何障碍。台湾地区能够及时获取世卫组织发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也能够及时向世卫组织通报疫情信息。台湾地区的医疗卫生专家可以参与世卫组织的相关技术会议,包括世卫组织秘书处近期通报新冠肺炎疫情和科研相关会议。这些安排都确保了无论是台湾岛内还是国际上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台湾地区均可以及时有效应对。

  我还想提醒大家,在中国各行政区域中,台湾的防疫工作并非最好。台湾的现存病例仍为36例,为中国各省区最高,19个省区早已清零。台湾地区共有2300万人口,累计确诊440例,死亡7例,而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省总人口3941万,累计感染人数仅为356例,死亡仅1例。福建等众多省份的防疫工作成绩远好于台湾地区。刻意渲染所谓“台湾榜样”是有着政治操作含意的。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立陶宛共和国代办处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3829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