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立陶宛大使申知非在立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实现绿色发展是中欧共同目标》 |
2020-11-02 20:54 |
2020年10月31日,驻立陶宛大使申知非在立主流媒体《立陶宛晨报》发表题为《实现绿色发展是中欧共同目标》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曾经有一个传说,航天员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显示,我们的地球比20年前更绿了。这是幻觉吗?不,只要你了解了中国在过去20年里改善生态环境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你就会相信这个美丽的传说是真实的。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近年来,中国在传统哲学基础上发展形成生态文明思想,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为基本国策,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民共识,建设美丽中国更是全体中国人民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全社会不断树立和巩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倡导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步入快车道,天蓝山绿水清的画卷徐徐绘就,人民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2009—2019年,中国共完成造林面积超过7000万公顷,成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卫星观测数据发现,全球从2000—2017年新增的绿地面积中,25%以上来自中国,中国对全球绿化增量的贡献居全球首位。中国新能源行业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全球一半以上。2020年7月,中国全面实施轻型汽车新排放标准,比欧盟现行排放标准更为严苛,倒逼车企不断优化排放技术。中国还加快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步伐,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85%的重点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中国长时间、大规模治理沙化、荒漠化,有效保护修复湿地。经过70年的治理,存在上千年、总面积4.22万平方公里的毛乌素大沙漠几乎全部变成绿洲,栽种树木按1米株距排开,可绕地球54圈,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即将被“消灭”的沙漠。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赞赏中国在荒漠化治理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认为中国“探索出一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作为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共谋全球生态文明之路。从推动达成并积极落实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到推动二十国集团发表首份气候变化问题主席声明,从倡议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到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从提前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到积极推进“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国不断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中国积极承担与中国发展水平相称的国际责任,切实履行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环境相关条约义务,已提前完成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和设立自然保护区相关目标。2005年至2019年,中国单位GDP碳排放下降48.1%,非化石能源占比达15.3%。习近平主席不久前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共建繁荣、清洁、美丽世界的大国行动,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中欧是全面战略伙伴,是全球引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力量,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在今年9月举行的中欧峰会上,中欧领导人就积极打造中欧绿色合作伙伴达成共识。中欧还将共同建设性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多边进程,相互支持对方明年办好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立陶宛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作为欧盟成员国,环保法律法规健全、实践丰富,有许多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着眼未来,立陶宛加入欧盟2050年实现“碳中和”行动,并已将绿色能源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中欧、中立在新能源、节能环保、智慧城市、碳回收和循环技术等领域互有优势,合作潜力巨大。中国愿与欧盟及立陶宛在有关领域深入交流,挖掘合作潜力,赋能“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和绿色转型,共建美好地球家园,增进人类健康与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