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办处新闻
English
驻立陶宛大使申知非就中立关系接受波罗的海时报专访
2021-07-21 15:26

   按:5月12日,申知非大使就中立关系等议题接受波罗的海时报采访。有关采访内容由记者撰文,于《波罗的海时报》2021年下半年刊刊出,主要内容如下:

 

 

  记者:中立关系曾有过一段蜜月期,例如2016年立陶宛总理布特克维丘斯访问中国并会见李克强总理2018年立陶宛前总统格里包斯凯特出席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会见习近平主席。甚至在一年前中立间还有着双边互访但近期中立关系开始恶化,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申大使:2009至2019年堪称中立关系“黄金时期”,其间双边关系发展硕果累累,包括多次高层互访和签署重要双边合作文件等。立陶宛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的创始成员国,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方。从那时至今,中立双边贸易和文化交流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包括前总理布特克维丘斯在内的一些前政要对这一时期中立关系蓬勃发展做出过积极贡献,我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谢。我曾出席2018年习近平主席同格里包斯凯特总统在上海举行的元首会晤,那次会晤非常成功和充实,更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格里包斯凯特总统在访华期间积极会见中国企业家以及艺术和文化届代表,以极大的热情向中国人民宣传着立陶宛。布特克维丘斯总理和格里包斯凯特总统是着眼于全球视野和长远未来的一代立陶宛领导人,他们是在为贵国和贵国人民的利益服务。我想你很清楚如今中立双边关系情况,也了解其背后原因。立陶宛新一任执政联盟对中国持敌对态度,这从执政联盟协议和相关政策文件中可见一斑。当前立陶宛对华政策是由少数对中国有误解甚至有偏见和敌意的政客把控,不断恶化的双边关系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我衷心希望中立关系早日恢复正常。立领导人也曾表达通过庆祝中立建交30周年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的良好愿望,中方对此表示欢迎。我们期待中立之间良好且富有成果的双边关系能延续更多的30年,也期待中立关系“金色的未来”。  

     

  记者:您认为立陶宛国家安全部2020年发布的中国威胁报告毫无事实依据吗  

  申大使:我曾多次表示,中国从未对立陶宛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威胁不是中国的国家政策,也不是中国的选择。立陶宛国家安全部根据美国情报部门的虚假情报凭空捏造该话题,请问立方有确凿证据来证实中国威胁吗?事实上,立陶宛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拒绝中国投资立基础设施,抵制中国5G技术和其他先进的中国高科技,是不明智的决定,也将是立陶宛的损失。中国的企业对立陶宛只有善意的帮助,不存在所谓威胁。  

     

  记者中国会被欧盟及其成员国视为对手吗?  

     

  申大使:中国是欧盟及其成员国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这是中欧关系的定义。中国希望看到一个更加统一、独立和强大的欧盟。中国和欧盟都是国际事务的重要参与者,我们在众多领域有共同责任和相似点。2020年,中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这证明中欧间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中方坚决反对将中欧关系定义为“系统性对手”,我们可以是公平的竞争者,但是用“对手”来形容中欧关系并不恰当。  

     

  记者能否事实解释,新地缘政治是如何影响中立经济关系的?哪些行业受影响最大?哪些行业最能抵御其影响  

     

  申大使:世界经济高度全球化,各主要经济体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不存在“民主或专制”的市场或供应商的说法。以地缘政治思维揣摩经济合作是不理性的,过时且愚蠢的冷战思维将不利于国家间的经济往来。近年来,立陶宛当局发表众多不友好甚至敌对的言论,这将不可避免损害其营商环境,例如中国的三誉股份有限公司、信义玻璃和环球艾格罗电子商务等企业已重新评估其在立投资计划。许多在立经营的中国公司被排除在公平市场竞争之外,克莱佩达港潜在合作伙伴——中国招商局集团去年关闭了其在维尔纽斯的办事处。近日,华为、同方威视、海康、大华、华北电力工程等公司的正常商业活动也受到严重干扰,某些立陶宛政客和媒体认为上述中国企业威胁立陶宛国家国家安全,一些中国公司甚至被迫解除公开招标所获得的合同。中国公司在立陶宛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声誉,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受人尊敬的雇主单位,也是可靠的供应商和纳税人,不仅创造体面的就业机会,还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与服务,促进立陶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国企业应该得到公平对待和平等的商业机会,不受任何政治偏见干预影响。如果立陶宛继续坚持地缘战略思维,以意识形态划界,过度政治化中立经济和商业合作,将会失去更多的发展机会。  

     

  记者2017年,中立农业部门签署《2018—2020年农业领域合作行动计划》,这份计划是如何推进的?您能简要介绍下立陶宛乳制品、牛肉、玉米饲料产品对华出口数据吗  

     

  申大使:《2018—2020年农业领域合作行动计划》为两国政府和企业搭建了合作框架。中国农业部和海关总署负责人访立时,签署了立陶宛鱼类、乳制品、牛肉、小麦和牧草等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议定书。2018年,由50家中国农业公司组成的代表团出席波罗的海农业博览会,与立方举行了广泛的B2B会议,以期促进中立电子商务发展,深化合作伙伴关系,双方的接触和互动现已体现在众多的贸易和商业合同之中。  

  就数据而言,2019年立陶宛向中国出口30多万吨小麦,总价超过5230万美元,2020年这一数据上涨至7500万美元。2020年立陶宛向中国出口牛肉472.1吨,价值210万美元。2020年立陶宛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还包括7739.5吨乳制品,其中罐装牛奶271吨、奶酪1044吨、乳糖994吨、乳清粉4302.4吨、奶粉362吨、牛奶渗透液563.3吨、奶酪制品202吨,其他数据还可以咨询负责食品出口的立陶宛国家食品和兽医局。上述数据和事实进一步表明,中国市场对立陶宛是开放的,而且是不断发展的。  

     

  记者:您肯定知道今年俄罗斯加里宁格勒过境集装箱达历史新高,这说明了什么?您认为中国与欧盟(包括立陶宛)之间的海运合作是否具有发展潜力?  

     

  申大使:我更想提及中欧班列集装箱货运量,而不是海运运量。2021年第一季度,中欧班列集装箱在立陶宛的货物吞吐量达到了历史新高的2032标准箱,同比增长13倍,占2020年总量一半。中欧间经由立陶宛过境的火车货物运量呈指数增长,这意味着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仍占主导地位,而没有出现所谓贸易回流、脱钩和保护主义的错误判断。第一波新冠疫情高峰期,在其他交通工具安全性差、耗时长且成本高的背景下,中国使用中欧班列向立陶宛运载大量个人防护用品、呼吸机和医疗用品,极大缓解立陶宛和欧洲疫情。事实证明,在当前和后疫情时代,铁路运输,尤其是中欧班列将是亚欧间优质的物流链选择。中欧间铁路货运潜力巨大,只要立陶宛减少敌对言论,优化商业环境,将会继续充当中国货物转运欧洲大陆的枢纽。  

  我不想提及海运是因为克莱佩达深水港项目已被搁置十年,而中国招商局集团已经退出立陶宛。既然波罗的海的港口都可以满足中欧之间日益增长的海运需求,中国客户肯定会选择最适合的港口进行合作。  

     

  记者立陶宛是不是体量太小,不适合与中国开展贸易?中国最受欢迎的立陶宛产品是什么?为减少中立文化差异,还需要普及什么  

     

  申大使:贸易不是由国家规模决定的。立陶宛这样的小国家照样可以成为像新加坡和荷兰这样的大玩家,只要有中国消费者需要和喜欢的产品,两国企业就能把这些产品推向中国市场。多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市场上已经能看到一些立陶宛产品,比如立陶宛矿泉水、啤酒、巧克力奶棒等。中国消费者也很欣赏立陶宛小麦和牛肉等商品的品质和口感。立陶宛还需要给中国消费者留下友好且负责任的国家形象,以提高中国人民对立陶宛以及立陶宛优质产品的认识。中国市场是多元且巨大的,立陶宛的各种优质产品都能在中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如果立陶宛的物流服务水平能一直保持世界前列,就能成为中国的海外物流中心。立陶宛物流服务优势应该让更多的中国客户知晓,中国邮政选择维尔纽斯作为货物通往欧洲的主要中转枢纽,就是看中立陶宛在运输和物流服务方面的潜力。  

     

  记者立陶宛外长表示,立陶宛希望脱离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本次采访刊文时,立方可能已经做出这项决定认为立陶宛会有什么损失?其他17个欧盟成员国会效仿立陶宛的做法吗  

     

  申大使:正如我刚才所说,立陶宛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这一机制作出过积极贡献,比如主办农业部长会议、金融科技高级别会议和参加该机制下的商业、贸易和文化活动等,立方也一直从对华出口和中立人文交流中受益。我不必重复中东欧其他国家对贵国外长言论的回应,我只知道他现在很是孤立。我还想强调的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模式符合各方利益需求,必将硕果累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绝不会受一个或少数成员国制约,缺少谁都不会造成重大影响,参与机制的国家将继续受益,离开的国家则迟早后悔。  

     

  记者立陶宛表示今年将在台湾开设贸易办事处您是否担心台湾国际认可度随之升高?另外,中国将如何遏制台独活动  

     

  申大使:凡是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都不应以任何名义同台湾地区发展官方关系,这是既定的原则。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人都不能否认这一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立陶宛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贸易和商业机会是可以理解的,但与台湾有官方性质的联系,就违背了一个中国原则。台湾事务是中国的内政,不受任何外部势力干涉,中国正处于统一的进程中,任何外部干扰行为,都会被视为恶意损害中国核心利益,将受到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谴责和反制。所谓台湾的国际认可度,如果有的话,不是在增加,而是在减少。中国绝不会容忍所谓的台独,也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永远不要怀疑中国维护领土完整的决心和能力。任何人选择支持“台独”,就等于支持中国以非和平方式实现统一。  

     

  记者您怎么看待人权?像中国这一党执政国家能够切实保障人权吗?您怎么看待西方民主多党制国家侵犯人权行为?  

     

  申大使:政府保障人权的实质,是让本国人民生活得越来越好。在这方面,中国政府是最成功的政府之一。保障人权是中国的宪法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使命之一,我们正在做正确且有益的事情,为什么要怀疑?中国人民在人权问题上向来拥护和支持党和政府。人权的定义和标准应该根据不同国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而定,不存在一个普世人权标准,人权标准多样性应该得到尊重和承认。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基于中国的国情,不断被证明其正确性和可行性。在人权保护领域,中国不需要教师爷,也没有谁有资格成为他国的人权教师爷。两党或多党制决不是人权解药,美国经常发生的无辜黑人无辜丧命案件和大规模种族歧视表明,共和党和民主党都无法切实保障人权。  

     

  记者:您认为中立双边关系继续恶化吗?中立在文化等其他领域有合作意向吗  

     

  申大使:你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你赞成改善中立双边关系。我相信绝大多数立陶宛人民不希望看到中立关系继续恶化,中国人民也是如此。中立之间的商业和文化联系永远不会中断,因为两国间有着巨大的市场和共同利益,这不是由少数政客的政治意志所决定的。一个健康、稳定的双边关系符合两国和人民的利益需求,即使在新冠疫情最严重时期,中立商业和人员交流也从未中断。我相信,只要中立在相互尊重、务实合作的基础上交往,就能稳固乃至进一步推动双边关系和交流合作。  

     

  记者:您还想向立陶宛政府传达什么信息  

     

  申大使:中国是立陶宛的朋友和伙伴,而不是敌人或威胁。选择权就在立陶宛的手中。  

     

  记者:世界因疫情改变,疫情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每个人的生活。您认为在后疫情时代,世界会变的更团结还是产生更多的地缘政治冲突?  

  申大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管我们有没有疫情,世界都处于变化之中,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不断推动着人类进步。一个没有变化的世界意味着倒退,所以改变是值得欢迎的。我们正身处变革的时代,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这是对全人类的考验,也让我们清楚人类在自然灾害和疫情等挑战面前的脆弱。目前,一些国家已经克服新冠疫情,一些国家仍在疫情中苦苦挣扎,但是我始终对于战胜疫情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因为在疫情面前,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团结与合作,这表明人类同属一个地球社区,我们都是地球村的一份子,同呼吸、共命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我们可以看到,在疫情面前,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不单单针对某一些国家,而是整个世界。我们从新冠疫情中学到的重要一课就是——合作而不是对抗。在疫情等全球挑战面前,地缘政治变得毫无意义,人类应该学会不断超越政治差异而共存。今天世界仍处于变化中,我希望这种变化能够促进人类更加团结合作而不是仇视对立。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立陶宛共和国代办处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3829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97